港北区 :开展 “契约化 ”共建 建强党建联共体
“我们社区刚成立,契约化 各项建设开销大,港北共体社区经费紧张,区开强党j9幸亏有了共建单位的展共大力支持,解决了社区办公设施紧缺的建建建联燃眉之急,以后办公方便多了!契约化 ”看到新配置的港北共体办公设备,港北区贵城街道布山社区党委书记黄应安由衷感谢。区开强党
这是展共港北区开展城市基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的一个生动缩影。近年来,建建建联港北区积极探索实施“契约化”共建模式,契约化 打破行政隶属壁垒,港北共体以推进组织共建、区开强党队伍共育、展共活动共办、建建建联j9治理共管、事务共商、服务共抓、资源共享、发展共促“8个共”为重点,推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、系统行业、领域党组织党建融合互通,形成共驻共建、共治共享的党建联共体,有效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,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。
“商约+签约”:谈好题、下好“单”
“很多驻区单位虽然驻在社区,但由于彼此之间互不隶属,对接沟通很困难,通过搭建‘契约化’共建平台,用‘一纸契约’把驻区单位慢慢从‘局外人’变成‘自家人’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互惠双赢。”港北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莫海华说。
该区由社区建立驻区单位数据库,联合驻区单位召开城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“商谈会”,围绕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、清廉社区建设、整合资源向基层倾斜、帮扶困难群体以及强化基层治理等方面展开商讨,签订《城市基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协议书》。聚焦共建双方的融合点,充分利用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,详细制订需求、资源、项目、责任“四项清单”,推出一批群众有需求、党群能参与、部门能解决的民生实事项目,涵盖经济、教育、环境、治安等方面。目前,该区已有151个驻区单位党组织与35个城市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,梳理形成需求清单710项、资源清单503项、项目清单380项、责任清单234项。
“履约+评约”:履好职、考好“试”
“‘契约’签订后关键还得看落实,通过由驻区单位每个季度牵头召开1次会议,举办1次活动,定期公示清单任务完成情况,未完成的进行‘账单式’挂牌销号,能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”港北区贵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志彬介绍。
该区健全城市基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制度,下设基层党建、社会治理、民生保障、社区公益、文化体育、经济服务等6个专委,各驻区单位按照工作性质加入专委建设。街道按实际商派基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联建员,建立“社区党组织书记+驻社区共建联建员”季度例会制度,集中攻坚,研究解决社区内的疑难杂症。推行驻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城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纪实档案工作制,严格督促驻区单位执行“双报到、双报告”制度,年底按照“签约单位自评、社区党组织评议、街道党工委总评、区委组织部复核”程序,科学化、精准化考评,实现“契约化”共建的常态化运行。
“集约+契约”:聚好力、办好“事”
“过去,社区开展活动比较单一、频率也不高,自从共建单位参与了进来,今年前前后后搞了几十场活动,包括走访慰问、健康义诊、捐资助困、普惠服务、文体活动等等,真的很用心,让我感受到了社区服务品质的提升。”贵城街道石羊塘社区居民李海笋谈起共建活动,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。
港北区积极发挥城市基层党建“契约化”共建机制作用,凝聚共建单位、“双报到”党员、网格员、居民代表、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力量,按照群众“点单”、党组织“下单”、共建单位“接单”方式,常态化开展“组团式”“订单式”“一站式”志愿服务活动,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今年以来,8600多名党员已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,4500多名党员领办微心愿,组建志愿服务队75支,开展各类政策宣传、心理辅导、公益讲座、趣味竞赛等200场次,参与治安联防、矛盾调解、垃圾分类、反诈宣传等治理服务活动12000余人次,惠及居民群众58000多人。
- ·加快工业“智改数转”进程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
- ·我市20余万中小学生返校
- 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: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确保市民出行安全
- ·2019年全省首张排污许可证在我市核发
- ·全面发展 逐梦前行
- ·普及科学睡眠知识 呵护市民身心健康
- ·雨城区:清扫垃圾助力创卫
- ·名山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
- ·夏凤俭会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孟范君
- ·加快项目建成投产达效 让245亿投资发挥效益
- ·2018年度蒙顶山茶“十大”茶事、茶企、茶叶、茶人评选活动启动
- ·肇事逃逸 逃过初一难逃十五
- ·凌云王霏亮相“焕新非遗·天府之夜” 共同推荐雅安好茶
- ·大学生乘“野的”途中遭抛弃 交警及时出手予以帮助
- ·天更蓝 水更绿 群众获得感增强
- ·国内游为何给人“贵”的感觉?